SH/T 0806-2008 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详情:

SH/T 0806-2008

行业标准-SH 石油化工推荐性
  • 中文名称: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 CCS分类:E31
    ICS分类:75.160.20
  • 发布日期:2008-04-23
    实施日期:2008-10-01
  • 代替标准:
    行业分类:
  • 技术归口: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燃料液体燃料SH 石油化工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油和馏程范围为150℃~400℃的石油馏分中单环芳烃、双环芳烃、三环+芳烃和多环芳烃含量的方法。总芳烃含量由各类芳烃含量加和求得。注:本方法不适用于测定航空燃料和馏程为50℃~300℃的石油馏分。航空燃料和馏程为50℃~300℃的石油馏分可采用ASTM D6379或者其他方法测定其芳烃含量。本标准的精密度是用单环芳烃含量为4%(质量分数)~40%(质量分数)、双环芳烃含量为0%(质量分数)~20%(质量分数)、三环+芳烃含量为0%(质量分数)~6%(质量分数)、多环芳烃含量为0%(质量分数)~26%(质量分数)、总芳烃含量为4%(质量分数)~65%(质量分数)的柴油和其调合组分测定的。试样中含有硫、氮和氧的化合物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单烯烃对测定结果无影响,但是如果含有共轭二烯烃和共轭多烯烃,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通常,芳烃类型是根据它们在特定的液相色谱柱上的洗脱性质与模型化合物相比较来定义的。用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对每种类型用一个单独的芳烃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代表(也许不能代表)柴油中存在的芳烃。其他方法对每种芳烃类型的定义和定量与本方法可能不同。如果柴油含有脂肪酸甲酯(FAME),会干扰三环+芳烃的测定。如果将本标准用于测定含有脂肪酸甲酯的柴油,则三环+芳烃的含量会偏高。本标准无意对所涉及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因此在使用本标准前,用户必须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的管理制度。

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等

起草人

林玉、白正伟

相近标准

SH/T 0939-2016 航空燃料和石油馏分中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5963-2022 含脂肪酸甲酯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NB/SH/T 0885-2014 润滑油基础油中总芳烃和总饱和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NB/SH/T 0838-2010 未使用过的润滑油基础油及无沥青质石油馏分中稠环芳烃(PCA)含量的测定 二甲基亚砜萃取折光指数法
GB/T 30986-2014 生化制品中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
SN/T 3606-2013 中间馏分燃料中水和沉淀物含量的测定 离心法
GB/T 32384-2015 中间馏分中芳烃组分的分离和测定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
SN/T 3319.3-2013 进出口磷铁 第3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钒钼黄差示光度法
SN/T 2380-2009 石油产品中芳烃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纠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