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PSTC 46-202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管理指南

标准详情:

T/CSPSTC 46-2020

团体标准推荐性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过程管理原则、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等项目管理关键因素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质量管控与指导
装配式建筑具备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节能节材节水减排促进等优势,符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装配式建筑涉及标准化设计、部品部件生产、现场装配、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等,构成要素包括技术体系、设计方法、施工组织、产品运输、施工管理、人员培训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制造施工集约化能够大力促进建筑产业化升级和住宅工业化转型,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发展。当前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面临市场客户品质诉求高,劳动力资源短缺,工期成本压力大等问题,而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质量稳定精度高,机械化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方便技术培训,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工厂生产和现场安装并行穿插工期短,原材料和模板损耗低等特点,将工业化生产和建造过程与信息化紧密结合,满足了政府管制,市场客户端和供给侧产业链等多方共同利益。本指南旨在指导开展装配式建筑结构从方案到施工及后续运营过程中的全过程标准化流程式技术管理,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模式创新。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过程管理原则、管理目标、管理要求等项目管理关键因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的技术管理流程,宜遵循技术、合约、工程三线合一的要求编制。各阶段工作时间节点均应相互衔接、同步进行,并且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的特点,前置相关工作安排。本标准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过程工作流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将模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智慧化管理各个工程阶段进行全过程融合。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过程管理原则: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项目管理方进行整体统筹,并且在预定框架下协调各参与方工作,同时对各类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提高对项目施工动态过程的把控。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过程管理目标:混凝土预制构件成本相较于现浇构件偏高,且从设计、生产到现场施工流程复杂,对工艺质量要求较高;相比较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有着工期进度上的优势,但是由于预制构件较重,在运输、二次转运、吊装等过程均存在较大风险,应在全过程管理过程中确立安全控制点,保障建筑安全目标。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过程管理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结合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的原则整体策划,协同建筑、结构、机电、装饰装修等专业要求,制定施工组织设计。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施工实施策划与管理: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吊装、安装对于实施进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合理安排构件供应、运输堆放、吊装排班等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起草单位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起草人

李响、梁湖清、乔永胜、吴国栋、杨晓诚、兰昌志、陈铁刚、骆少平、朱正亚、陆俊、李振兴、卢成绪等。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纠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