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022-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规范

标准详情:

GB/T 23022-2022

国家标准推荐性
  • 中文名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规范
  • CCS分类:L67
    ICS分类:35.240.50
  •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3-05-01
  • 代替标准:
  • 技术归口: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信息技术、办公机械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规范》由TC573(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归口,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提出了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设备运行管理总则,给出了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设备运行管理机制、生产设备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生产设备运行管理主要活动的相关要求及其证实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拥有和使用生产设备的企业开展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设备运行管理,并为生产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和运行维护服务商提供参考。

起草单位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舒普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蒲惠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双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赛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摩尔软件有限公司、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融和互联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铝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威士顿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河北协同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爱动超越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玖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河科技集团创新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李君、窦克勤、邓栋、韦磊、金枫、陈炅、于宏伟、邱笑胜、李清、王兵、付思敏、袁海飞、龙小昂、邓友良、徐顺怡、高翔、刘梅生、黄海艇、于浩、杨博、张伟、孟祥升、李金赛、杨松贵、王崇璞、王志林、石秀芳、杨沣江、张永亮、刘平、金熙炜、金涛、蒋明炜、苗建军、刘江涛、周勇、钱晓钧、毛分忠、徐以恒、杨灵运、文莎、吴清财、严鉴铂、古勇、马朝阳、张勋兵、郑安刚、曹斌、王金德、林云志、王克飞、余刚、谢峤峰、王大勇、俞海斌、张亚杰、李春宇、胡雅涵、刘杰、宋世杰、张新宇、贺仁龙、冯武、段连飞、

相近标准

20220299-T-339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生产设备数据模型分类与应用指南
GB/T 23023-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生产设备运行绩效评价指标集
GB/T 23021-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生产设备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GB/T 23001-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 23002-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GB/T 23003-2018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评定指南
20212120-T-339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GB/T 23005-2020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咨询服务指南
GB/T 23007-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评定分级指南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纠错」

「相关推荐」